我为群众办实事 | 康复医学科支部:“授人以渔”,切实解决帕金森病患者康复难题
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康复医学科党支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患者需求,在日常诊疗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为患者办好事、办实事。其中,言语与听觉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开展了小组式的帕金森病康复训练项目,通过阶段性的密集训练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有针对性的帕金森病锻炼方法。项目已于5月10日—6月4日完成第一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帕金森病属于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动作迟缓、强直、震颤、姿势和平衡障碍等。帕金森病患者在病程合并不同程度的平衡障碍、步态障碍、言语障碍及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流。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忽略了康复的重要性,而且不懂得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中山一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帕金森病康复的单位之一,因此,康复医学科党支部决定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开展小组式的帕金森病康复训练项目。每四位患者组成一个小组,在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和言语训练,通过连续2周的密集训练来掌握规范化的功能锻炼方法,并将该方法融合到日常居家康复训练中。该训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多方位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
广州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为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同时降低患者往返医院的风险,康复医学科帕金森病康复团队及时与患者沟通,果断调整计划,加班提前完成原定的训练计划,减少患者前往医院的次数,切实解决了患者的出行不便问题及顾虑。

帕金森病康复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需要患者在掌握正确康复训练方法的前提下长期坚持锻炼,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居家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在未来的工作中,康复医学科将继续坚持为患者办实事、办好事,发挥专业特长,不断完善和提升,切实解决患者“急难愁盼”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医患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康复医学科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