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驰援日记 | 普通病房建起“ICU”,对每个重症病人都要全力救!
记录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刘勇军
中山一院向武汉派出的第三批131人医疗队里,重症医学科阵容强大:我和黎丽芬副教授、陈传希主治医师、卫政登副护士长、主管护理师吴林珠、梁启财、许雅君、夏洋洋。
2月7日晚上我们到达武汉,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一个病区。2月8日进驻病房收治病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瞬时打响! 病区有50张床,转眼就躺满重症患者,许多病人患有严重低氧、重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我们重重困难,各项抢救紧张有序、有条不紊进行。
然而,有些老年病人因基础疾病较多,病情重,进展快,迅速发展成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在普通病房使用氧疗和无创呼吸机治疗,他们的低氧血症难以得到纠正。看着有些病人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心里都不好受。 由于我们接管的隔离重症病房治疗条件有限,队员们都很着急,纷纷想怎么才能更好提高这些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医疗队立即召开队务会,经大家讨论后认为,尽管现有条件不足,但是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病房资源,在普通病房开设重症监护(ICU)治疗单元,创造一切条件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生命支持手段,尽最大可能降低危重型病人的死亡率。 说干就干,大家立即分头行动。队长朱庆棠教授马上与协和医院临时指挥部进行协调; 副队长罗益锋教授调配医疗人力安排。
我负责进行简易ICU病房规划,并获得后方院本部重症医学科、抗疫“特战队”支持,准备ICU的相关设备、技术、药物; 护理部成守珍主任着手调整护理人员,将有ICU经验的护士调整到将要开设的ICU病房;血液透析郑勋华教授负责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事宜。
一个简易而又高效的ICU病房立刻建立起来了。
与死神赛跑,挽救每一个生命,是重症医学人的职责!也是中山一院医疗队的担当。让危重症病人活下来,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相信ICU会在后续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
武汉刚经历了一场春雪的考验。雪过天晴,预示着春回大地,武汉挺住!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看望医疗队员,左起罗益锋 、刘勇军 、管向东、 朱庆棠、 成守珍。
记录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刘星亮
报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163574?site4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