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故事|战”疫”:战地故事 感谢那些幕后英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谢那些幕后英雄
地点:武汉市汉口医院
记录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进入病区前在清洁区与护长合影。
护理组长刘强强脱下防护服后湿透的后背
上下班时,不论风里雨里还是阳光里,总有一辆开着暖气的公交车在等我们!酒店的工作人员,有问题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们解决,有呼必应,有问必答。我们说冷,立刻就给我们准备电热毯,和烤火油丁;怕我们营养跟不上就给我们准备了全安素;酒店没有晾衣服的地方,担心我们的衣服晒不干,就给我们准备了干衣机,甚至连洗衣液都为我们准备好了。
一群温暖的幕后英雄 我们的营养支持
不论下班多晚,酒店都会为我们准备好饭菜和汤。早上 8 点有营养早餐,还有养胃的粥,只是这粥,应该是酒店工作人员半夜起来熬的吧。为了迎合广东队的饮食习惯,我们的饭菜是没有辣椒的。这些幕后的团队为我们做好后勤保障,让我们在寒冷的武汉感受到阵阵暖意。嘿嘿,偷偷告诉您们,您们是比电热毯还温暖的后勤团队!
我们的营养餐
近日,在武汉市汉口医院的病房内,一台名为“小逸”、自动配送药品的机器人格外“吸睛”,给原本沉寂的病房增添了一丝生机。
该机器人由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捐赠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援 武汉前线医疗队。除了送药、送餐, 小逸还能 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智能 配送让 队员免“跑腿”
从外观看,这台机器人类似一台小型冰箱,但在顶部配备了电子显示屏,集成无 人驾驶技术,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语言提示、自主充电等。
据中山一院第一批 援 武汉医疗队队长刘大钺教授介绍,机器人操作方便,可自主读取地图和工作环境,自主规划路径,实现点对点物资配送。医护人员以往给患者送药送饭需要来回走 200 米的距离,现在全由机器人代步了,医护人员的双腿得到了“解放”,工作强度得以减轻,从而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疗中,大家纷纷为“小逸”点赞。
抗击疫情,中大师 生贡献 “智慧”力量。
看到前线的医务人员十分辛苦,中大智能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总“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依托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迅速组织由熊会元副教授、何兆成教授、钟嘉明博士组成的师生团队,考察、评估与选型“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配送机器人系统,开展医疗物流配送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产学研合作,组建了广东 援汉医疗病区 智能配送机器人系统联合工作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完成了机器人系统定向捐赠、运输对接与现场实施。
一次特殊的战地生日 来之不易的蛋糕
时间:2月11日
地点:诺亚酒店
记录人:江苏医疗队-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江苏医疗队-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检验科技师陈欢欢准备切蛋糕。
2月11日傍晚18点,在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驻扎的诺亚酒店的户外大门口,举办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生日会”。这场“生日会”是队员们到达武汉后难得齐聚的时刻。在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控刘波副主任医师的严格指导下,“生日会”在户外举办,因为没有桌子,大家临时用两个应急救援包拼在一起当桌子,由陈欢欢操刀把蛋糕切成小份,每个人拿完蛋糕迅速站回原地。虽然大家都站得至少相隔一米远,但当各自终于看清队友口罩下的“真面目”后,队员们齐齐唱出“祝你生日快乐”。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的陈欢欢在这里度过了他最难忘的36岁生日。陈欢欢许下的生日愿望道出了队员们统一的心声——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回家,连日里队员们紧张的心理终于舒缓了下来。因为战斗在抗疫一线,肆虐的病毒、封闭的环境加上无法交流的困境,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无法真正放松,“今天都占欢欢的光,又吃到陈旭锋队长千辛万苦买到的蛋糕,大家心情都调节好了,精神也为之一振”,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技师秦朗说。
陈旭锋队长与蛋糕制作师傅的对话。
“这个生日蛋糕确实来之不易”,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旭锋说,中午得知队友生日,他便萌发了要买个蛋糕庆贺一下的念头。但在武汉封城、所有店面关闭的情况下,该到哪里去买呢?在连续问询酒店、区委会以及当地商圈负责人推荐的多个店家无果后,陈旭锋终于找到了一位蛋糕制作的店家。“刚开始那个老板也不愿意卖,但当得知我们是江苏过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给我们的队员过生日时,老板痛快地答应了,并表示会亲自送到。”这位武汉店家在与陈旭锋队长聊天的记录中写道:“辛苦了,谢谢你们对武汉的付出”,而陈旭锋的回复是:“应该的,现在我们都是武汉人。”
有感而发,陈欢欢在日志《战地生日》中写道:“我只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在我36岁的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陈欢欢表示,他的父母、夫人以及37个月大的女儿都很支持他去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 “这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有过这段经历,当我回首往事时,既不会由于未曾经历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袖手旁观而羞愧。这会成为我的故事,当我和女儿聊天的时候,我可以告诉她人需要试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丰富她的内心和人生,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陈欢欢说。
江苏医疗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为队员检验科技师陈欢欢过一次特殊的生日。
在日志《战地生日》的结尾,陈欢欢写了这样一段话,也说出了所有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的心声:“这几天一直在听Westlife的一首歌曲《Angel》,里面有一句歌词“For a break, that would make it ok”,我想把它献给所有的武汉市民,让他们休息片刻,一切都会变好。因为,我们来了!”(何雨田 周浩)
报道链接: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UlCR9PVV.html
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