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97岁的她,感染新冠肺炎1个月后奇迹出院

2020-03-04

2月2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湖北医护所在的武汉协和医院一位97岁的感染新冠肺炎老人付奶奶出院,付奶奶是武汉协和医院目前治愈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医护人员与付奶奶合影

体温最高达39.0℃

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不止一例,3月1日上午,98岁的胡汉英和女儿从武汉雷神山医院治愈出院,她也是截至当时全国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目前,中山一院前往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有150名,其中131人在武汉协和医院。该院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付奶奶今年97岁,咳嗽5天伴发热4天,于1月29日入院。刚住进病房时,她的体温最高达39.0℃,伴畏寒乏力、呼吸困难。2月7日,她的双下肢B超显示“右侧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随后又出现了多次鲜红色血便。

看到付奶奶无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躯,医护人员都很心疼。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员黄天雯表示,付奶奶年龄较高,行动不便,基础疾病多且危重,对护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付奶奶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随时有肺栓塞、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的风险。针对这些困难,医护团队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救治计划,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治疗、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

如针对肺栓塞风险,护理团队运用通过下肢制动抬高、禁止按摩、血循环观察和抗凝治疗等预防栓子脱落。针对消化道出血风险,为付奶奶调整抑酸药物进行预防。“特别留意她的大便情况、腹部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判断付奶奶有无消化道出血。”黄天雯说。

付奶奶竖起大拇指。

一碗热粥帮她撑过生死一线

一天晚上,付奶奶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呼吸困难,医护团队担忧她会失血性休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医护人员立即在三级防护下开通多条静脉通道,持续泵注药液,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最终,付奶奶的命被救了回来。

治疗期间,护理团队经常给付奶奶精神鼓励:“奶奶,知道您不舒服,我们与您在一起,我们拉着手!”幸运的是,经过抑酸、止血、抗感染、提高免疫力、抗肺纤维化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后,付奶奶转危为安,消化道出血停止,经评估后可以进食流质了。

医院配送的饮食每一餐都是统一的,没法提供流食。黄天雯想到了驻地酒店的“粥”。护理团队把热粥端来医院,再小心地喂给付奶奶喝。付奶奶也向医护人员致谢,“能吃上一碗热粥,我真的很满足了,让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当得知付奶奶三次复查病毒核酸阴性,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标准时,医护团队的每个人都很高兴。2月29日,付奶奶康复出院,出院那一刻,付奶奶、家属以及照料她的医护人员都很激动,付奶奶和家属向医护人员致谢,并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

【记者】 钟哲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3/03/c3206018.html?colID=2147483647&firstColID=1374&appversion=6400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