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方专家这些措施对塞尔维亚控制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05-08

央视网消息:“现在看来,这些措施对于塞尔维亚控制疫情是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5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领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显微创伤手外科教授朱庆棠介绍了专家组在塞尔维亚开展的工作。

朱主任介绍,医院3月21日第一批援塞尔维亚的专家就出发了。在那个时候在广州大本营,还有在武汉跟在塞尔维亚的专家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刚好5月3日,广东第二批援塞尔维亚的3名专家也出发去抗疫。有2位是刚刚从武汉回来的援鄂国家医疗队的队员。

专家到了塞尔维亚,主要是跟塞尔维亚的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也分享了很多中方在疫情防控和疾病救治方面的一些经验,协助他们开展一些培训工作。中方带去了一些制作的培训教材和视频,很受欢迎,因为他们很多做培训的时候,都是采纳中方专家带过去的资料。

另外,朱主任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塞尔维亚疫情刚起的时候,他们就计划用一家医院来专门收治这些重型和危重型的新冠肺炎病人,这家医院是整个巴尔干半岛上硬件条件最好、综合救治水平最高的一家医院,也是他们国家在救治这些重大疾病、疑难重症的救治中心。但是这家医院没有一个通风系统相对比较独立的隔离病房,而且他们重症病区里有超过200位非新冠肺炎的危重患者在那里。所以他们院方非常担心,如果把这家医院改造成新冠肺炎的重症定点医院之后,可能会严重影响非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而且还可能容易发生院内感染,他们当时就非常纠结。

“我们的专家就跟他交流,介绍了我们在武汉的情况。”朱主任介绍,因为在武汉,像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都是把危重病人和重症病人收到独立的院区去,而且武汉还有一些方舱医院,可以收轻症的患者。

在塞尔维亚的专家了解到这个情况,他们认为这个办法比较好地解决了新冠肺炎病人跟非新冠肺炎病人的分类分流救治,还有资源分配的问题,他们就决定启用这家医院的一个分院,用来收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的患者。同时,在贝尔格莱德会展中心,建了一个有3000床位的方舱医院,用来收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报道链接:http://news.cctv.com/2020/05/05/ARTIDWUczp7HtIgeSi0ok8Cd200505.shtml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