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急诊机械通气特训班举办
1月11日至12日,由中山急诊与灾难医学专科联盟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团队、美敦力公司共同协办的“急诊机械通气特训班”在中山一院急诊科示教室举办。
此次特训班讲师团队由中山一院急诊科詹红教授、熊艳教授、杨震教授、廖瑾莉副教授、曾庆理主治医师、罗洁瑜主治医师、蒋鹏医师、陈伟栋医师、李丹妮医师组成,并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葛慧青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呼吸治疗组长段开亮教授以及美敦力呼吸消化与信息事业部高级专员倪杰睿授课。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特训班采用线下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两天共吸引了超过1500人次线上观看,旨在为急诊专科联盟急诊同道提供学习机会。特训班围绕呼吸生理病理、急危重症气道开放管理、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参数解读及设定、机械通气报警识别及处理、呼吸力学、波形分析、特定疾病的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的撤离等专题开展学习,并对机械通气前沿的PAV+模式运用、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近年来,中山一院急诊科发展迅速,重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年轻急诊人,从急诊人的角度把重症机械通气技术因地制宜地使用在突发急危重症早期阶段,以实现早期的精准急救。
随着急诊领域诊疗技术的发展,诊疗理念的进步,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急诊临危不惧、奋勇争先,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任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械通气技术作为急诊科医师必备的技能之一,被深入学习及掌握尤为重要。中山一院急诊科以此次特训班为契机,加快急诊科硬件、软件及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发展新的诊疗理念,将重症机械通气技术结合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启发学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大限度地提升诊疗水平,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贡献急诊力量。

特训班授课在急诊科示教室进行
特训班讲师为急诊同道们授讲
(来源: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