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 | 郑一帆:跑好接力赛,高质量推动林芝卒中中心建设

2022-02-21

       202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党员郑一帆医生踏上了他的援藏之路,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作为广东省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员,他主动请缨远赴林芝市人民医院,担任该院内二科副主任,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并开展神经内科专科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

       此前,同样来自中山一院神经科的邢世会教授,已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了1年,启动了卒中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而郑一帆医生接过接力棒,在邢世会教授的基础上,继续把卒中中心做大做强。

       援藏期间,郑一帆医生贯彻落实广东省援藏队“五大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部署,按国家卫健委脑防办“防治卒中中心”的标准,稳步推进林芝市人民医院卒中患者绿色通道和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

 

开设卒中筛查门诊

推动卒中绿色通道规范化建设

 

       在郑一帆医生的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成为了林芝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的常规技术。他指导卒中中心完成了6例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其中2例患者完全恢复;多次在该院组织绿色通道培训,向医护人员普及脑卒中时间窗内启动绿色通道、采取静脉溶栓的重要性及流程;正式开设了卒中筛查门诊,在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病房及体检中心推行卒中风险量表评估,将高危患者转诊至卒中筛查门诊;在内二科持续推进卒中中心信息数据库建设,向国家卫健委脑防办网站上报卒中患者数据,以申请林芝市人民医院防治卒中中心的官方认定。

 

▲经郑一帆与当地医生合力进行静脉溶栓救治后,脑梗死患者得以康复,家属向医生团队赠送锦旗

 

       在郑一帆医生的推动下,林芝市人民医院在卒中诊断技术上填补了多项空白。2021年,该院选派了1名医生及1名护士到中山一院学习TCD及脑电图检查,并将专业技术带回林芝正式开展,更好地解决当地百姓“看好病”的需求。在硬件设施上,林芝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不断完善仪器配备,逐步与内地接轨。

 

搭建区域卒中救治网络医联体

提升林芝市卒中防治水平

 

       在卒中防治方面,郑一帆医生努力推动卒中救治网络覆盖至整个林芝市一区六县。林芝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先后和米林县人民医院、巴宜区人民医院、西藏林芝地区藏医院、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4家医院签订了区域卒中救治网络医联体协议,共同搭建卒中患者转诊平台。

       林芝市人民医院负责接收重症疑难和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而其他医院负责对病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区域卒中救治网络医联体的建立形成了林芝市脑卒中分级诊疗体系,开通了卒中患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合多家医院之力提升了林芝市的卒中防治水平。

 

▲郑一帆医生推动林芝市人民医院与米林县人民医院签订区域卒中救治网络医联体协议

 

       2021年4月,郑一帆医生协助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卒中中心建设和适宜技术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卒中领域最为权威的专家学者,为林芝市一区六县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卒中相关专题的授课。

       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班提高了他们对卒中的认识和救治水平,让他们学习到了内地发达地区卒中中心建设的宝贵经验。

       会后,中山一院副院长、神经科曾进胜教授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进行了现场考察,对卒中中心建设取得的进展表示充分肯定。

 

助力林芝市人民医院获

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授牌

 

        除了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郑一帆医生也积极开展林芝市民、卒中高危人群、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2020年10月29日,他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了“第十五个世界卒中日”宣教活动,2021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区域性心脑健康医患联盟会议,对卒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宣教。

 

▲郑一帆医生为林芝市民众进行义诊及卒中宣教

 

       援藏期间,郑一帆医生还参与编写了《治未病-广东医疗援藏主动健康管理的探索》一书,并获得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团式医学援藏项目《高原地区藏汉双语使用对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的立项。

       2021年8月,中山一院神经科冼文彪医生接力郑一帆医生,继续援建林芝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卒中中心申报的最后冲刺。

       2022年1月,喜讯传来,林芝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的认证和授牌,成为西藏自治区领先通过国家卒中中心的医疗单位之一,标志着中山一院援藏工作再结丰硕成果。

 

▲林芝市人民医院入选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单位

 

(来源: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