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声音嘶哑、说话费力、咽喉肿痛……嗓音病成“现代病”,该如何护嗓专家给出10条建议
核心提示:为加强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2003年起的每年4月16日被命名为“世界嗓音日”。今年适逢第20届世界嗓音日,AAO-HNS以“lift your voice 让你的嗓音更动听”为活动主题,呼吁人们隔疫不隔“声”,通过展现有个人特色的嗓音,恢复沟通交流,共克时疫。
“啊伊呜哦”、“嘭啪嘿厚”……从咬字、发声、用气开始,对嗓音进行修饰美化,这样的“塑声”训练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几乎天天上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增多,人们对嗓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人甚至把嗓音当做人际交往的“第二张名片”,但长时间用声、瞬间大叫、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工作疲劳等,都容易使声带结构出现异常,甚至诱发疾病的出现。
每年的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院长、学科带头人文卫平教授表示,嗓音医学涵盖更为广泛,分为病理嗓音、保健嗓音和艺术嗓音,因疾病导致的病理嗓音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治疗,而对于如何让发声更加合理、嗓音更加优美的艺术嗓音和保健嗓音,大众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却极为匮乏,需要专业的医生提供嗓音保健知识宣教、嗓音功能训练等内容。
嗓音纠治,不能忽视的一环
阿凯是一名网红,因为工作性质,需要经常讲话,长此以往因用声过度,造成声音嘶哑,甚至发不出声,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声带水肿,当地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要在脖子上手术,阿凯犹豫了,于是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主任雷文斌教授表示,阿凯出现的情形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并非一定要手术解决,可以用“嗓音纠治”这种零风险的康复手段进行,纠正和改变由于声带病变起的错误发音方式和条件反射,从而到达治疗和康复嗓音疾病的目的。
除此之外,对于以诊疗为主的病理嗓音,康复训练依然必不可少,耳鼻咽喉科邓洁副主任医师介绍,像声带息肉造成的嗓音嘶哑、发声困难,必要时依然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肿块,或者弥补喉部结构缺失的问题,术后进行嗓音康复训练。
耳鼻咽喉科蒋爱云副主任医师尤其重视病人的康复训练:有些病人本身的发声方法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以至于伤及喉部,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教会他们正确的发声方法。就像一个人因为跑步姿势不科学伤到膝盖,当他康复后,若还是按照旧习惯不加纠正,那么再多的诊疗也是‘治标不治本’。”
“我有一个病人,五年时间连续开了三次刀,每一次都是因为忙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错误的习惯导致病情一再复发,由此可见只有把内科的药物服用、外科的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病理嗓音的问题。”
嗓子不舒服,光靠润喉糖解解决?
嗓子不舒服,不少人会用润喉糖来应付,但喉部其实也是一个运动器官,一些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往往最初都是影响喉部,通过嗓音疾病表现出来,因此切勿忽视嗓子不舒服。
邓洁副主任医师提醒,如果超过两周的声音嘶哑一定要看医生。因为炎症导致的嘶哑往往会在两周内消失,超过两周的声音嘶哑往往提示有器质性病变。
其次,在严重程度上,不随“休声”缓解的声音嘶哑和渐进性的声音嘶哑,也提示可能有器质性病变,需要就诊。
最后,如果声音嘶哑伴随其他喉部或全身表现,比如咽喉痛、发热、呼吸吞咽困难、进食饮水呛咳等,更需要就诊。
爱护嗓子,要怎么做?
针对日常的嗓音保健,蒋爱云提出了10条小建议,建议大家一起重视:
1、适当的响度
2、用你舒适的音调说话
3、永适当的语速说话、吐字网站、清晰
4、学会停顿、换气
5、减少说话强度:减少数量、适当休息
6、放松训练:引导音乐、全身、局部
7、腹式呼吸
8、轻松发音练习:哼鸣
9、练习声带操
10、注意避免:遇事要调控好个人情绪,避免在极度愤怒情绪下大声呵斥,因为此举最易伤及声带,避免频繁清嗓,特别是爆破式清嗓。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zl.39.net/a/220415/10618447.html
报道时间: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