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全球顶尖医疗机构专家“云”聚交流
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该怎么走?我国公立医院能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出有别于世界传统名院发展路径的新经验?
6月17日-19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BWH(布莱根和妇女医院)联合举办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
来自哈佛医学院、BWH、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慕尼黑大学、欧洲医学教育联盟、南洋理工大学等10家世界知名院校和国内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的负责人与知名专家齐聚云端,分享经验,共话医院战略发展。
此次大会聚焦全球医院高质量发展热点难点,涵盖医院战略发展、学科建设、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等内容,设有主旨演讲、医院高质量发展主论坛、中美专场、中欧专场、中新专场等多个分论坛。


数十位国内外医学管理和学术领域著名专家出席开幕式和主论坛,并进行学术分享。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
如何理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许树强司长强调,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给各国的医疗系统造成了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大量的临床研究推进医学的前沿发展,在临床治疗、科技创新放米娜带来了新的突破,也给医院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新的挑战,国内外同行需要更多的合作、交流与理解。
公立医院发展离不开六个关键要素
我国公立医院能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出有别于世界传统名院发展路径的新经验?
今天上午,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科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演讲,提出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六个关键要素:领导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创新是驱动、合作是加速器、体系是保障、成功靠文化。
正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中山一院进行了三个方向的探索:一是打造创新平台体系,凝练学科融合发展新方向。二是创新人才引培模式,增添学科发展新动力。三是建构科学的数字化、多维度、分类别的立体评价体系。肖海鹏指出,国家医学中心须具备以下非常“6+1”特质:一是疑难重症诊治和应对重大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心;二是医学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三是医学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中心;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五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与机制创新中心;六是党建和优秀文化守正创新中心。基于六大中心功能,国家医学中心将在人民健康事业上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采写: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pc.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859232
报道时间: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