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公立医院“国考”放榜!广东这项排名居前,中山一院排全国第四!

2022-07-0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2020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简称“国考”)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这也是我国第三次公布公立医院“国考”成绩。作为衡量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一把标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层面组织的目前针对公立医院最为系统、全面、权威的考核评价体系,“国考”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的薪酬任免、奖惩等直接挂钩,因而备受业界关注。

        此次全国共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绩效考核。其中,西医类医院1923家,中医类医院585家。与2019年相比,新增考核医院143家,因合并、降级、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的医院共48家。

        “国考”数据显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四川等省份对于省内医院科研工作投入经费支持力度较大。

        记者获悉,根据各医院发布的“国考”成绩,广东三级公立医院表现不俗。全国共有13家综合医院入选A++级(综合医院最高等级),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继上次“国考”之后,再度排名全国第四。在全国42家三级口腔专科医院中,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获评A级(专科医院最高等级),连续三年排名第三。

 

        天河二号“超算”上阵

        运用大数据技术加速推进考核

        此次“国考”监测使用的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运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分析3.89亿份病案首页和其他184.7万项数据、3.25万条佐证资料,应用大数据技术加速推进考核工作。

        根据参加考核的1923家西医类医院数据,对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持续向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三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业务工作和经济运行情况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体上三级公立医院经受住了考验,为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比第二次“国考”,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6.51分、91.68分,较2019年提高1.10分、0.67分。

 

        扶基层、重创新

        五省市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大

        “国考”数据显示,三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截至2020年底,83.42%的三级公立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制度,70.53%的三级公立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中心,81.29%的三级公立医院能够向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提供至少一项远程医疗服务。三级公立医院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为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在科研创新方面,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和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均呈上升趋势,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的三级公立医院比例进一步提升。

        被设置为国家医学中心的三级公立医院获得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量均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并能够积极推进将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科研经费总额位于前5位的三级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经费平均为56538.25万元。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四川等省份对于省内医院科研工作投入经费支持力度较大。

        数据显示,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73.24%的三级公立医院能够指导或培训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护理延伸服务。部分三级公立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间的诊疗信息共享,便于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在接受其他医院对口帮扶的三级公立县医院中,大部分医院四级手术量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

 

        日间手术人数提升

        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22分钟

        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56%和0.1%,均较2019年有所下降。部分医院积极发挥日间手术优势,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在院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日间手术人数较2019年增加6.44%,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为10.85%,较2019年提高1.93个百分点。

        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达56.60%,较2019年提高9.34个百分点。北京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为82.94%,为全国最高,广东(76.58%)、福建(75.21%)、宁夏(71.62%)的平均预约诊疗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在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仍稳定在22分钟。

        疫情期间,三级公立医院有效执行防控要求,推进非急诊全面预约和分时段预约,持续完善预约诊疗方式,为疫情期间避免人员聚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患者有序就医提供了支撑。

 

        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

        各级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力度

        2020年,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

        2020年,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3.15%,较2019年提高5.21个百分点,提高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

        跨省异地就医方面,向外省流出患者数量减少最多的前5个省份是广东、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在减少的全部跨省异地就医患者中约占40%。跨省异地就医现象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相关性,并有向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聚集的趋势。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建立对公立医院科学合理补偿机制

        通报指出,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绩效考核工作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包括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内的省级医疗高地建设,有序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全面提高省域诊疗水平,持续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巩固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持续推进医联体内管理和技术同质化发展,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在“十四五”时期发挥绩效考核与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的协同作用,尤其要研究建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对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合理补偿机制,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采写: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pc.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875925

报道时间: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