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建 | 血管外科教职工党支部:重走革命路,再燃红色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血管外科教职工党支部于6月24日组织党员前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通过史料、影音等详细了解了中共三大召开的背景、议程、议题和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并以此为契机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的筚路蓝缕、艰辛探索和浴血新征。王斯文同志在参观结束后表示:“虽然这些内容都是学过的、看过的,但今天真正面对史料再次重温却是别样地心潮澎湃,今天的发展机遇来之不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辈也要继续努力,使好日子走得更长更广,守住胜利成果,也为后来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参观过程中,有一个故事让大家印象深刻。讲解员介绍,由于大会当时是秘密召开的,加上会址建筑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史籍和档案又均无记载,会址位置一度是个谜。这引起了党员们的好奇,现在参观的地方是不是三大会址呢?正当大家疑惑的时候,讲解员娓娓道来: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为寻找三大会址历经周折,当时在国务院参事室工作的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写信给广州有关部门,提供了三大会址位于“东山恤孤院路”的线索。徐梅坤在陈独秀的介绍下入党,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工人党员,也是浙江第一个党组织创始人,曾经担任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1958年,65岁的徐梅坤来到广州寻找三大会址,但却无功而返;1972年10月,年近八旬的他再次寻访,一度无从查证的中共三大会址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被确认。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大家的内心,从徐梅坤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闪耀着的光,他用尽一生热血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不断探索,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医务工作者,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中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胡作军书记也勉励年轻党员多学习党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来源:血管外科教职工党支部 通讯员:崔进、毕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