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显微镜下“整顿”血管 男子多年不育获治愈
抱着新生的孩子,张先生(化名)和妻子从江门市赶到了广州,诚挚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张亚东副教授致谢。婚后七年不育的他们这一年多来经历了悲喜两重天:先是被确诊为“重度少弱精症,左侧III度精索静脉曲张”,以为自己丧失了安享天伦之乐的机会;接着得知仍有治疗机会。在张亚东副教授的主刀下,他接受了由中山一院男科邓春华教授主持改良的“经海氏三角显微镜下精索-腹壁浅静脉转流术治疗III度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术后半年,张先生妻子就成功怀孕。

周围过热!静脉曲张损害生精能力
张先生身强体壮,婚后为了尽早孕育新生命,他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然而婚后七年依旧没有喜讯传出。“精索静脉曲张为什么让我生不了孩子?能治好吗?”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张先生感到既沮丧又困惑。
“重度少弱精症的罪魁祸首正是精索静脉曲张。”张亚东副教授解释,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血管病变,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可导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正常情况下,精索静脉血液往上回流到腹腔内的血管,但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发育不好、静脉壁和瓣膜功能不好,就会发生局部血液反流,淤积在阴囊里。正常阴囊里的温度比腹腔温度低4℃左右,而因局部血液反流导致阴囊血液淤积后,阴囊的温度升高,进而损害生精功能。除此之外,一些在腹腔内器官代谢后的血液或肾上腺等代谢产物,反流到睾丸附近,同样也会损害生精功能,影响男性不育。
“针对不同程度的精索静脉曲张病人,首先就需要对其生育力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处理。”张亚东副教授表示,对于轻度或亚临床型的精索静脉曲张,如果精液质量不受明显影响,也没有明显症状时,就不一定需要做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腹压升高,同时辅助药物治疗。
而对于张先生这种中、重度的精索静脉曲张,造成睾丸微环境明显损害,如睾丸萎缩、精液质量下降、阴囊疼痛影响生活等情况,可以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来纠正精索静脉曲张,阻断血液反流,从而逐步恢复睾丸的生精功能,重新获得生育能力。
突破传统! 改良手术助他们当上“爸爸”
近二十年来,“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逐渐成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主流手术。男科医生通常利用显微镜和显微器械,进行微创显微手术,在这些微细管道上“精雕细琢”,进行“整顿”。
中山一院男科主任邓春华教授解释说:结扎精索静脉手术并不是“天然”针对发病病因的治疗方式,只是采取“堵”的手段,防止精索静脉血液倒流,从而改善睾丸功能。但这并没有恢复正常的精索回流功能。邓春华教授带领中山一院男科团队回归治疗疾病的本真,采用“疏通水路”的思路,结合既往的国内外经验,进行了改良的“经海氏三角显微镜下精索-腹壁浅静脉转流术治疗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手术初步显示出局部症状和功能恢复的良好效果,助多位患者成功抱上亲生骨肉。
张先生随后接受了“经海氏三角显微镜下精索-腹壁浅静脉转流术治疗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张亚东教授在显微镜下精雕细琢,借助显微镜10倍以上的放大功能,完成了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清晰准确地保留睾丸动脉、淋巴管,彻底结扎睾丸周围的静脉血管,而手术切口最大的仅有1-2厘米,对患者身体影响小、恢复快、并发症小。患者手术做完后第二天就可出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报道链接:
报道日期: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