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聚焦“关键小事” 打造健康湾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日均门诊量超1.5万人次。作为“辅导类”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和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的号召,致力于为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创新门诊服务模式
优化互联网医院功能
医院创新建立“1357”门诊服务模式,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1个主题,开放周末及节假日门诊、专家非出诊单元门诊和名医工作室等3种号源,解决患者工作日就诊不便及往返不便的问题;全方位构建涵盖APP、公众号、自助机、诊间预约、复诊预约等5种渠道的预约体系,让预约挂号触手可及;针对慢性病及复诊患者,开设检验、药学、疼痛、康复治疗等7个特色新型门诊,精准对接患者高频次就诊需求。同时,医院通过大幅增加专家号源(平均每周上调专家基础号源5000个),不仅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患者多元化的就医需求,也极大提高了就诊的便利性。
医院全面升级智能服务,打造“指尖上的医院”,就诊全流程“一点就通”。港澳台用户可使用身份证或者护照,通过医院APP或公众号的“预实名认证”功能建立预实名账号并办理预约挂号,就诊当日到窗口激活实名账号后,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院内导航、报到就诊、候诊提醒、费用支付、检查预约、病历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门诊全部就诊环节。医院设有专人专窗协助香港居民下载安装香港医健通APP,患者可自行通过该APP向接诊医生展现其在港个人电子健康记录。
优化互联网医院功能,打造“零距离”的线上智慧医疗体验。“时间零距离”,即提供线上24小时挂号咨询,不间断提供医疗服务,减少患者来院次数;“空间零距离”,即通过图文、电话、视频多种沟通方式服务患者,诊疗过程不再局限于诊室;“信息零距离”,即消除信息差,患者自主管理健康就诊记录,医生可调阅全景病历,同步掌握患者线上线下诊疗情况;“服务零距离”,即患者可自助办理慢病续方、检验检查开单,复诊过程简单便捷;“关怀零距离”,即医院积极推动适老化建设,推出护理上门服务、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管理。
专窗服务闭环管理
响应长者券计划
医院积极响应香港特区政府的“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成为内地首个参与该计划的大型综合医疗服务机构。自今年6月28日该试点计划正式启用以来,医院设立了15个指定科室、85个专科接收长者券。
为了确保该计划顺利落地,医院制定了详细的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梳理优化长者券门诊就医流程,制作清晰的患者就医指引及医务人员操作指引,形成了咨询、挂号、就诊、缴费、取药、检查六个流程的专窗服务和闭环管理。医院在APP上开通了长者券统一入口,通过设置清晰展示的专科列表、特殊的接诊与缴费界面标记、专门的缴费通道等,确保每位香港长者券使用者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转变服务理念
展现人文关怀
近年来,医院门诊将服务理念从“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致力于做好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关键小事”,展现人文关怀。针对港澳台居民的语言习惯,医院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粤语及英语沟通能力与服务礼仪培训,营造温馨的就医氛围。医院加强与香港医管局、卫生署的交流合作,选派优秀医务人员赴港交流先进经验和技术,并组织对香港病历特有的近500个英语名词缩写进行翻译核对并录入信息系统,并在医生工作站提供英语名词查询功能,全面提升医护人员服务大湾区患者的能力。
医院抽血中心医护人员中午不休息提供“无缝隙”抽血服务;挂号处设值班组长窗口,为港澳台患者挂号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门诊导诊员主动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贴心服务,如,主动陪同失能患者前往诊室就诊等。
此外,医院积极与香港工会联合会内地工作组及广东省总工会等建立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为香港市民内地就医提供全方位支持的新服务模式。
注册港澳台患者超1.5万
患者职工满意度高
今年上半年,医院门急诊量近220万人次,周末及节假日门诊量超10万人次。医院APP注册人数达700万人,互联网诊疗服务超128万人次。在院实名注册的港澳台患者超过1.5万人,平均每年门诊就诊达1.2万余人次,住院超过500余人次;实名注册的外国患者达8000余人,年均就诊近1万人次,住院200多人次。自长者券启用以来,登记的香港长者超过1000人次。7月,常住广州某养老中心的香港长者组团来院办理长者券开户和认证标识,并对医院的服务给予一致好评。
2024年,医院医疗服务中心荣获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被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数字健康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医院共收到患者表扬信、锦旗等600余件,其中香港长者表扬信10余封。2023年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中,医院的门诊患者、住院患者、职工满意度等指标均获得满分。
今后,医院将以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共建共享为抓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深化与港澳地区的医疗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打造世界一流健康湾区,让湾区居民无论是身处港澳还是内地,均能便捷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报道链接: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5694738/5.html
报道时间: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