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一根导管做手术,便能实现难治性高血压微创治疗?
一根射频消融导管深入肾动脉,释放精确聚焦的射频能量,调节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就能解决多种药物都无法控制得高血压难题?
1月16日,南方+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医学部顺利完成了全国首批经皮导管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RDN),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会对大脑、心脏、肾脏和血管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进而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的传统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对降压药反应良好。中山一院高血压中心主任陶军表示,目前医学上把规律服用3种及以上剂量的不同机制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血压仍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或需要服用4种甚至更多类型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副院长、心内三科(高血压血管病)主任夏文豪指出,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是高血压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肾脏交感神经约占全身交感神经的47%,主要分布在肾动脉外膜及其周围,呈网状结构。当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被过度激活时,会导致血管收缩和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血压升高。

经皮导管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手术中。
近年来,RDN高血压介入治疗已成为除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之外的新型高血压治疗手段。
夏文豪介绍,RDN高血压介入治疗利用射频消融导管输送精确聚焦的射频能量,透过肾动脉壁破坏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调节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从而减弱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48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典型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尽管长期足量服用5种降压药,但他的24小时平均血压仍高于140/90毫米汞柱。
为了帮助李先生更好地降低血压,1月13日,在中山一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董吁钢和科主任廖新学带领下,陶军与夏文豪带领高血压团队为其顺利完成了RDN高血压介入治疗。

经皮导管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手术中。
“现在整个人轻松了很多,晚上睡觉也比以前安稳,头部紧绷感也消失了。”李先生表示,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重返工作岗位。
针对术后恢复,夏文豪强调,RDN手术后3个月内,患者需继续按照原有方案服用降压药物,不建议立即减药。医生将在此期间定期随访,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和身体状况,同时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确保术后效果。若术后3个月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可逐步减少药物剂量。
国际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000名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RDN手术在术后6年内仍能持续有效地降低血压,平均收缩压降压幅度可达27.9毫米汞柱。“这相当于减少2至3种降压药的使用量。”他说。
展望未来,夏文豪表示,团队将进一步聚焦如何精准筛选适合RDN手术的患者以及如何确保手术的效果等课题开展探索,从而提升诊断和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将联合医院肾内科、神经科等多学科团队,深入研究肾脏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优化手术技术和适应范围。
记者 厉思璇
报道日期: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