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践行国家战略 专科护理助力贵州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2025-04-22

中山一院践行国家战略 专科护理助力贵州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卫健委关于“推动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决策部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充分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团队的引领作用,通过外派护理专家团队的技术输出与管理创新,以专科护理为抓手,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助力贵州地区护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技术破局填补区域医疗空白 

专科护理技术是提升区域医疗能力的金钥匙,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山一院护理团队始终以“解决临床疑难、引领技术革新”为使命以专科护理技术为抓手,助力贵州医疗水平提质升级。近日,中山一院派驻护理专家陈芸梅携新技术与贵州医院马小霞护长联合开展的贵州省首例磁导航3CG引导下PICC置管术,实现了血管通路建立从经验操作到精准导航的跨越标志着“技术帮扶+专科赋能”模式在西部区落地见效,为破解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提供了实践范例切实将“国家队”的专科优势转化为西部地区的服务能力。

 

 

image-20250422164725-17

 

image-20250422164725-18

 

image-20250422164725-19

专科引领,打造区域护理高地

中山一院护理团队立足贵州医院实际需求,以口腔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血液净化中心重症医学科、伤口专科等为重点,开展“一专科一特色”建设。  

口腔医学中心:陈芸梅护长协助完成开科筹备,从设备调试到流程优化,仅用一周制定流程指引60余项解决疑难问题10余项。开诊首日即获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海洋高度评价:“中山一院的文化与主动服务的精神令人钦佩”  

泌尿外科:蓝丽护长创新开展泌尿结石亚专科护理门诊,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患教会现场患者互动参与度达95%,相关技术获科室主任列为新技术推广项目  

康复医学科:陈晓丹老师引进“肠道功能康复”“肺康复”等5项新技术,解决患者便秘、肺不张等难题,技术覆盖儿科、烧伤科等多学科,获患者锦旗3面。  

image-20250422164725-20

  

image-20250422164725-21image-20250422164725-22

 

image-20250422164725-23

 

技术下沉,激活基层“造血”能力 

护理团队通过“4+1”精品课程(安全管理、循证科研、伤口管理、教学能力+专科发展)赋能本土护理人才。  

伤口管理:李延甫老师规范全院压疮上报流程,开展多学科会诊13例,线上培训覆盖400余人,推动伤口护理同质化。  

重症营养:卫政登护长完成首例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填补贵州医院此项技术空白;杨秋亮老师优化神经内科血糖管理路径,住院患者血糖达标率提升40%。  

基层辐射:团队赴清镇、安顺等地义诊开展“授渔计划”带教12名学员,要求1年内产出新技术、课题等成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image-20250422164725-24

 

image-20250422164725-25

 

image-20250422164725-26

 

image-20250422164725-27

文化融合,构建优质护理生态  

中山一院护理团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贵州医院  

患者体验升级:血液净化中心吴云丽老师通过动静脉内瘘筛查,提前干预2例狭窄患者,避免透析中断;心导管室钟小娟老师优化抢救流程,缩短响应时间30%。  

团队凝聚力提升:王琼副院长参与护理组周会,协调解决困难;护理部李玲主任评价:“‘4+1’课程是解决我院护理发展瓶颈的良方。”  

image-20250422164725-28

 

image-20250422164725-29

 

 

 

展望未来锚定“三院融合”目标  

随着“精护领航”培训计划、5个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正逐步形成“技术平移—人才孵化—文化融合”的发展模式。执行院长孙祥宙表示:“中山一院与贵医附院的合作,最终要实现1+1>2的效果,让贵州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顶尖护理服务。”  

 

“开科攻坚战”专科护理新技术破局”到人才培养“精护领航“授渔计划”,中山一院护理团队以专科为支点,以技术为纽带,以文化为底色,正书写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护理答卷”,为健康贵州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以专科护理为引擎,推动优质资源向西部纵深辐射,助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

 

文:陈芸梅、蓝丽、李延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