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麻醉科医师培养标准

2008-02-29

麻醉科细则

 

麻醉学是以监测、调控和支持病人基本生命功能为主要手段,集临床麻醉、危重病人监测治疗、疼痛诊疗、体外循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临床专科。其包括高级麻醉、危重病、疼痛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的培训,根据中国临床麻醉发展的现状,高级麻醉培训又分为胸心血管麻醉、小儿麻醉和神经外科麻醉三类。本细则为前3年的麻醉科专科医师的培养,受训者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麻醉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使受训者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诚信和团队精神,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对接受常见手术和检查的病人实施麻醉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与监测,为围手术期医疗工作提供麻醉专科会诊。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麻醉各亚专业及相关学科轮转学习。

1.所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6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30个月的麻醉学所包括的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1

1)第1年:基本培训

16月:参加非麻醉科室轮转,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小儿内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

712月:参加基本麻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通外科麻醉和骨科麻醉)。

1年结束后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方能参加后续的培训。

2)第2年和第3年:参加麻醉各亚专业科室的轮转。

1 麻醉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科室轮转时间安排表

轮转亚专业                                     时间

非麻醉轮转(23个科室)                        6个月

基本麻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通外科和骨科麻醉)     5个月

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                               2个月

口腔外科麻醉                                     1个月

神经外科麻醉                                     2个月

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3个月

妇产科麻醉                                        2个月

小儿外科麻醉                                     3个月

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1个月

麻醉恢复室                                       1个月

疼痛治疗(可以是疼痛门诊和/或疼痛病房)          3个月

ICU                                              6个月

休假                                             1个月

总计                                            36 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麻醉科医师培养内容主要为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普通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普通外科体检方法和普通外科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

熟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尤其是急性腹膜炎、梗阻性胆管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手术治疗和术后合并症。

了解: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胃肠外科疾病

5

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

6

肝胆胰外科疾病

5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

全病历书写

5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

5

腹腔穿刺

5

参加普通外科手术

15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普通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普通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二)神经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抢救;颅脑外伤的判断及处理原则,颅内占位的病变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查体。

熟悉:闭合性原发脑损伤和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及处理原则;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处理原则,颅脑损伤和外科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了解:颅脑损伤和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和脑血管造影、CTMIR影像学特点。神经外科介入治疗。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颅脑损伤

10

颅内肿瘤

10

颅内血管病变

 4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

全病历书写

5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

5

腰穿标本采集及脑脊液压力测定

  5人次

参加手术

15

脑部CT(阅读分析)

10

脑部MRI(阅读分析)

10

脑血管造影检查(阅读分析)

10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神经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神经外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神经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三)神经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神经系统的查体和神经损伤定位,颅内高压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神经系统特殊检查,包括脑电图、肌电图和经颅多普勒的操作及报告分析。

了解: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脑血管病

1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免疫疾病

5

神经变性与遗传疾病

5

脊髓与周围神经疾病

5

昏迷

5

颅内高压

10

脑疝

2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

全病历书写

5

神经系统查体

30

腰椎刺穿

5

脑血管造影(协助)

5

脑电图操作与分析(报告)

10

脑血流图操作与分析(报告)

10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神经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神经内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神经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四)胸心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肺、食管、心脏外科解剖学和胸腔生理学;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以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阅读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片、内窥镜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结果、肺功能检查结果。常见胸外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熟悉: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措施和围术期处理原则,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了解:心胸外科特殊检查方法,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术后合并症。

2.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普通胸外科疾病

10

心血管外科疾病

10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

全病历书写

5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

5

胸腔穿刺

5

胸腔闭式引流

5

常规及复杂胸心血管外科手术

10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10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10

内窥镜检查(阅读分析)

10

超声心动图(阅读分析)

10

心血管造影(阅读分析)

10

肺功能检查(阅读分析)

10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胸心血管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五)心血管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高血压危象的处理。冠心病的诊断和急性心梗的诊断、治疗的选择;风心病的诊断、治疗的选择,以及急、慢性心衰的诊断与处理;室上速和室速的急诊处理;缓慢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和置入起搏器的指征;掌握先心病的处理方法。正确阅读和解释心电图。

熟悉:心衰、心律失常和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影像学特征;全导联心电图的操作和阅读分析。

了解: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了解射频消融术;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高血压病

10

冠心病

10

风心病

10

心律失常

10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4

全病历书写

5

参加抢救

  5人次

全导联心电图(独立操作)

10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心血管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心血管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心血管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六)呼吸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呼吸衰竭和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胸部X线片、胸膜CT片的阅读、肺功能检查、纤支镜检查、动脉采血法、胸膜腔穿刺术、气胸箱的使用、吸入给药方法、机械通气、氧气治疗。

熟悉: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鉴别诊断。

了解: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膜活检,肺活检。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10

肺部感染(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部真菌及免疫功能底下者的肺部感染)

20

肺癌

 5

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

 3

呼吸衰竭

 5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4

全病历书写

5

吸入给药

5

氧气治疗

10

胸腔刺穿

3

气胸箱操作

3

参加抢救

  5人次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30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30

肺功能检查

10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呼吸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呼吸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呼吸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七)小儿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小儿体格检查方法和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小儿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小儿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了解:小儿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小儿内科特殊检查。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例数(≥)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10

小儿心脏病

10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10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4

全病历书写

5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10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10

参加抢救

  5人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小儿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小儿内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小儿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八)麻醉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麻醉学科领域包括临床麻醉学、危重医学、疼痛学、急救复苏和药物成瘾与戒断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临床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相关性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麻醉前病史搜集和病情评估;掌握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和麻醉合并症的预防原则;掌握麻醉与监测相关技术的操作及流程;掌握术中生命功能的调控;掌握病情变化的迅速正确判断与处理;掌握常见麻醉合并症和术中危急症的正确处理;掌握术后疼痛治疗及其方案;掌握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原则和癌性疼痛的治疗原则;掌握危重病人的生命功能的监护、重要器官功能的判断和维护;掌握急救复苏的技术、流程和组织抢救。

熟悉:熟悉麻醉机及监护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危重和疑难病人和手术的麻醉风险与预防及术中管理;熟悉慢性疼痛的病因学和鉴别诊断;熟悉ICU病人的营养支持;熟悉脑死亡的判断。

了解:了解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学领域国内外理论新进展、前沿监测与治疗技术;了解药物戒断和全麻诱导阿片受体拮抗剂戒毒的方法。

 

2.基本标准

1)基本麻醉方法

操作技术名称

例数(≥)

全身麻醉

250

椎管内麻醉含硬膜外麻醉

(其中:鞍麻、骶管麻醉、腰硬联合)

120

 5

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

30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AC

40

                                    

2)麻醉学亚专业轮转

操作技术名称

时间(月)

例次(≥)

普通外科麻醉

5

200

眼耳鼻喉科麻醉

2

80

神经外科麻醉

2

60

胸心血管麻醉

3

60

妇产科麻醉

2

60

口腔外科麻醉

1

30

小儿麻醉

3

120

门诊和/或手术室外麻醉

1

50

院内急救

 

10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

6

12

疼痛门诊和/或病房

3

40

麻醉恢复室(PACU

1

40

休假

1

 

 

3)特殊麻醉技能 

操作技术名称

例数(≥)

动脉穿刺

30

中心静脉穿刺

             30

纤维支气管镜

5

喉罩

5

双腔支气管插管

10

经口或经鼻盲插气管插管

2

经鼻明视气管插管

2

控制性降压

2

                                   

4ICU技能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呼吸机管理

30人天

快速气管切开造口

2

胸腔刺穿

2

腹腔刺穿

2

腰椎刺穿

2

外科换药

10

                  

5)临床工作日

具 体 内 容

时间

24小时麻醉科急诊值班

60

住院医师值班组长

20

临床总工作日

717

计算方法:每年非临床日:104天周末+ 5天教学+ 7天休假+ 1天法定假日= 126

每年应完成临床工作日 :365 126 239

        3年应完成临床工作日:239 × 3 717

 

6)病例讨论和理论学习

具 体 内 容

时 间

3年参加的总要求

病例讨论会

2小时

>90个病例

杂志俱乐部

2小时

>180篇近期国内外论文

小课

0.5小时

>90个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

科研讨论会

2小时

>10次科研讨论

住院医师理论课

 

 

一年级课

2小时

>30个大课

二年级课

2小时

>30个大课

三年级课

2小时

>30个大课

 

3.较高标准

1)教学能力培养

①所有住院医师每年至少应有1周时间担任培训基地内部教学的助教工作,负责协助任教教师搞好该周的教学工作(包括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理论课和小课)。

②助教职责:提前1周与任教教师讨论学术周的计划和方案,准备杂志俱乐部读书报告2篇,所选文献应为具有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而设计又较佳的文献,鼓励用英文讲解文献。主动征求任教教师的要求。如果发现第二周的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因某种原因而不能实现,应立即向主管老师汇报并提前做好安排, 以确保每项活动正常进行。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讨论要点,并在讨论会后将方案整理存档。

 

  容:                                   要求

病例讨论助教                              2

杂志俱乐部助教                            2

科研讨论会助教                            2

急救与复苏教学                            2小时

晨课助教                                  2

助教工作日                                21

 

2)科研能力培养

住院医师应积极参加培训基地的科研讨论会,3年间必须向专科杂志投搞,至少包括临床病例报道1篇和综述1篇。

3)专业医学教育

受训者应积极参加各级学(协)会的医学教育活动。3年累积获本专业医学教育学分30分。

四、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系列教材

《现代麻醉学》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麻醉手册》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ICU手册》和《疼痛诊疗手册》

 

 

亚专科培养阶段(第4年~ )

待制定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 笔:(以姓氏拼音为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左云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审  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