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生命的管道
接通生命的管道
儿科二区,仅一个月大男婴,急性髓性白血病。国内首例接受治疗的年龄最小白血病婴儿。以全身皮下密布结节为主要症状,经广州市多家大医院检查均未能确诊,最后在我院确诊。
才一个月的白血病婴儿,我科没有治疗护理经验,国内也没有任何有关如此小年龄的白血病治疗有关报道和资料。因患儿母亲是高龄初产,故要求我区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患儿,表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机会他们也要紧紧抓住。看着患儿家人焦急万分的表情,强忍泪水的哀求眼神,听着患儿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哽咽的话语,我们医护人员也深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一切入院的签字手续已完成,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困难:刚满一月的婴儿血管穿刺难度很大,加上患儿全身布满红色皮下结节,连整个阴囊表面都是结节,把衣服打开暴露在眼前的哪像是个婴儿身体呀,简直就是个红色的表面凹凸不平的小山丘,眼睛都被结节挤变形了,头部也像长满疮一样惨不忍睹,他一哭整个脸都变成紫黑色的,那种触目惊心想必所有见过的人都毕生难忘。我们极其痛心他来到这世上才短短的一个月就被病魔纠缠得不成人样,也深深的同情他那饱受心灵煎熬的父母亲人们。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并下决心一定要为他的康复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可看着他那满身几乎没有空隙的结节、连一段正常的皮肤也难以找到的身体,我们犯愁:他那救命通道——血管在哪啊?打普通留置针就算幸运打上,由于有皮下结节肯定会影响局部观察,如此娇嫩的组织万一有一滴化疗药渗出,导致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啊!如手术切开置管,白血病凝血功能和免疫力都很差根本不可能呀!为了抢救小婴儿的生命,唯一的办法就是必须在他体内穿刺一条能够留置长时间的导管,而且这道管管腔不能太细,必须能够输血、采血、输注营养物质等,假如没有这样一条的能够输注化疗药物的通道,再完美治疗方案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而无法实现。由于求医时间过长已拖延了治疗时间,紧急救治已迫在眉睫!教授们和护长组织了病区有经验的护士共同探讨治疗方案,并且打破常规地寻找新的思路,在张婷婷护长带领下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患儿全身像寻宝一样寻个遍,最后决定由头部颞静脉置入导管。颞静脉周围及表面满是结节,在哪下针怎么下针?穿刺针头大带来的疼痛必定会导致患儿拼命挣扎,怎样固定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呢?穿刺成功后这才一个月的婴儿血管又能否容得下一条比普通留置针大不止一倍的导管呢?加上凝血功能不好,导管又能否顺利到达上腔静脉?置管成功后,留置在满是结节的头部又如何保持不脱管,随着化疗强度加大怎么护理才不致穿刺口感染?
面对以上的难题,由张婷婷护长带领经过大家共同讨论做了详细计划和精心准备,一场儿科医护人员与国内最小年龄的白血病婴儿身上病魔作战的战斗由置管这一刻开始打响。我区置管团队有精湛的置管技术和丰富经验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密布结节的头部确定了颞静脉的位置,成功的为患儿由颞静脉置入了中心静脉导管,为这场战斗打赢了第一仗。有了这条生命通道,终于所有的化疗药都能安全地输入不用担心化疗药外渗了;所有要检验的血液也能由管道可以顺利抽出,患儿不再受经常穿刺抽血的带来的痛苦;救命红细胞血小板也能畅通无阻的输进患儿体内,就算高渗的营养液也能长时间的维持输注,使患儿化疗后能得到最好的营养支持,以最佳的体质接受一轮又一轮的强化疗。无论是擦身洗澡还是翻身换尿片,这条能挽救生命的通道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化疗中由于骨髓抑制曾多次出现白细胞跌至零,导管也从未出现过感染和脱管现象。小宝宝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每位医护人员对他都给与了胜亲人般的呵护,使得他顺利的通过第一阶段化疗。至出院时,看着这个皮肤光滑白白胖胖,眼睛又圆又大、纯净又精灵的可爱小宝宝,真的很难和刚进院时那个体无完肤的可怜宝宝联系起来。当逗得小宝宝活泼的张开没长牙的小嘴巴笑时,护士姐姐们是那么地欣慰,笑得比宝宝还开心;看着他父母脸上绽开的笑容,我们感到由衷的安慰;家属们万般感谢,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护士的价值。
精细的护理操作为宝宝接通了生命的管道,而精湛的医疗技术令生命得以延续。这个全国年龄最小白血病病重患儿得到缓解出院,充分展现了在创优质护理中儿科二区是一个充满爱心服务好、团结上进医德好、勇于创新质量好、敢于挑战技术好、群众满意的集体。(儿科二区 莫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