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震救灾有感

2008-09-28
参加抗震救灾有感
心血管医学部 李锦娜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令世界震惊,令人类哭泣。这场灾难给我们的同胞造成了无比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在央视24小时直播的汶川地震节目中,看到温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赶往灾区……这一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坐在电视机旁的我,当时心里很焦急地想:“怎样才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呢?”
 5月14早上接到医院通知,招募赴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我瞒着远在家乡的父母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抗震救灾医疗志愿队。于5月16日晚上10点多我和由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二院、三院、五院、六院共派出医护人员30余人组成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医疗队一起到达成都,并于第二天赶往绵竹县。沿途中,我看到了一批批的志愿者,有唐山地震的孤儿,有这次地震的幸存者,有个人和单位组织的,他们有徒步的,也有驾车的,都自带了大量救灾物资,经常听到一句话:“你们好,我是志愿者,需要我帮忙吗?”,当时我真的很感动同时也感到非常荣幸拥有这个机会。一路上脑子里想“我们早一分钟工作,伤员的抢救就多一分希望。” 由于绵竹体育馆地处伤员出入的要道,我们在其门口设了医疗救助站。一下车,大家都顾不上舟车劳顿休息一刻钟就投入到工作。我们在公路边自搭帐蓬,搬运带来的物资并整理、分类。为了帮助更多伤员,我们队伍请问了当地灾民和解放军官兵。很感动的是,当地灾民很乐意当我们向导,每天都陪着我们赶去了绵竹的各个乡镇和农村,有东北镇、拱星镇、富新镇、秀水镇、孝德镇和汉旺镇等等。有一天我们赶到了这次地震灾情较严重之一的汉旺镇之后,感到了此次任务重大的挑战和对我们医疗志愿队的考验。刚进镇里,空气里就弥漫着一股腐臭味,我戴着一层层厚厚的口包还隐约可以闻到那股味道。放眼望去,随处都是倒塌的残垣断壁,甚至一片片废墟;满目苍凉的城镇,大面积倒塌和严重扭曲变形的建筑物,惨不忍睹。空地上搭满了各种各样的帐篷,有的就是几把伞下面躺着痛苦呻吟的受伤灾民,还有很多受伤的灾民干脆套着两床棉絮,躺在檐廊下,几近风餐露宿。灾区的同胞在那里痛苦地呻吟、挣扎,一种痛心和把一切置之度外帮助伤员的急切和激动顿时涌上心头。
抗震救灾队一行在白涛书记、魏主任、兰教授和陈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带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在每个乡镇立即着手建立了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医疗救助站。由于选择地处伤员出入的要道,很快便收治了大量的伤员。伤员中,大多是骨折、外伤后伤口严重感染、感冒、腹泻和皮肤传染病等,这些伤员有的是自救逃生,有的是部队官兵把他们救出来,大量的清创缝合、固定夹板等手术等待着我们。东北镇一位60多岁的老伯伯,他左手手掌背面因逃生时被落石砸伤,当时没得到及时处理而严重感染,伤口里还残留着碎石。“准备清创包、刀片和绷带”,我迅速准备好物品,没有手术台,就搬桌子来替代,协助医生给他认真清创包扎了,并按医嘱给他足量抗生素和指导他到附近医院继续治疗,最后还千叮万嘱他引起重视,不可延误,要不有可能因严重感染坏死而截肢。老伯伯感动得老泪纵横,说:“谢谢你们,你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这位是Coiiie’s骨折,帮我牵拉固定”,五院张荣凯医生一说,陈教授已做好准备配合了。站在旁边的我,已经看到伤员痛苦的表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捉住他的另一只手,并给他安慰和信心。伤员复位成功了,顿感胸前配戴的“志愿者徽章” 格外耀眼。“小李,给这位伤口感染的伤员IV一支罗氏芬”。“小李,给这位发热的小孩im半支复方氨基比林”。“哇……我想我的同学,我真的不敢闭上眼睛睡觉,一闭上眼睛就是那一个个可怕的场景……呜……呜……一个12岁读五年级的女孩在诉说这次地震失去她最好朋友时在我面前大哭起来,开启了心扉诉说自己的心结,眼神里还透露出恐惧和无助感。我拉着她的手,陪她聊天,不停地安慰和鼓励她,“好孩子,别害怕,一切都过去了。”当时希望用言语可以缓减她的悲痛和去除心理的恐惧阴霾。50多岁的张阿姨,一脸茫然,诉说她刚新盖的房子也逃不过此劫,自地震发生以来,她经常失眠,老想着那栋房子,那可是她全家好几年的积蓄换来的,一瞬间就变成废墟。我只能默默听着倾诉,握着她的手,告诉她:“阿姨,别担心,在党中央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援助下,你们很快会重建家园,很快获得家的温暖。”……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发生很多。在这特殊的战场上,我一方面要连续不断地配合清创、换药、缝合,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灾区群众的心理疏导,同时还要指导灾区群众如何自救,如何预防灾后疫情的流行等……救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勇敢地承担了这份责任。
5月19日2:28PM,全国哀悼日,在体育馆门口我看到几万人默哀,有人痛哭地哭泣,有人双膝跪地久久不起。此时此刻,我眼泪夺眶而出了,心里默念着:“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希望无数个失去亲人的人们重新寻得生存的信心,希望孤雏再获得家的温暖!希望我们能尽全力去帮助他们!”
5月22日4PM,我们到富新二小看望一群在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据闻,有300多名孩子丧生在这堆废墟里。一条通向学校的小路两旁摆满了花圈,树上也零零碎碎挂了白色纸折花,空气里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悲痛。在学校门口两旁坐满了孩子们的家人,他们手里捧着孩子们昔日可爱活泼的相片,双眼因无数次的痛哭而显得那么干涩无神。“孩子们,一路走好!”泪水不知何时象沖了河坝一样涌出来,令人揪心的序幕再次拉开了。最后大家走出来的脚步象灌满了千斤重的铅一样,显得那么沉重无力……
5月23日上午我们去了一趟华西医院,在医院大院的两旁看到一排排躺在担架里的遇难灾民在打着点滴。据说,医院里每个病房的床位都爆满了,病情轻点的伤员只好委身在此。看到医务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忙碌不停地从救护车搬出运回的伤员,我有股冲上去想和他们继续战斗的冲动。今天虽然完成任务下午5PM的航班返广州,但我的思绪仍停留在曾去过灾区,有太多的片段停留在脑海中,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些不断哭泣述说自己不能拯救自己亲人,那些在废墟里随处可见的死者,那些在灾难面前不顾自己安危而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人们,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昼夜奋战的第一线解放军……占据了我的脑海。
   从16日出发至23日,我们没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米饭,全靠干粮充饥;即使睡在帐篷里,遇过外面下大雨,里面滴水珠;在灾区,我们克服了随时有余震影响自身安危的威胁;克服了四五天无澡可洗,无衣服可换并且忍受着因卫生条件差导致右上肢和背部散在湿疹的瘙痒;克服了因工作繁忙吃不了干粮带来的饥饿,尽心尽力地护理着每一位需要治疗的伤员。
   我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展现着的护理工作者无私风范,表达着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的毅力和决心:大灾面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不畏艰辛!为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