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铸造青春年华
2008-09-28
爱心铸造青春年华
——记中山一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护士陈洁春
5月13日上午刚上班,听到四川大地震,感到很震惊。同胞罹难,举国同悲,我们的陈洁春同志,二话不说,义无返顾,主动要求到抗震抗灾的前线去,危难时刻,不畏艰险,不顾安危,与灾区人民并肩作战,在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之间、在中山一院与灾区人民之间架起了爱的桥梁。在艰苦的环境下,面临着随时会发生的余震,发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肩负起全院职工的重托,把爱和希望带给了灾区的同胞。
在即将出发前,科室领导问有什么困难?没有。你不是5月底要参加在读本科毕业考试?没关系,回来也来得及。护士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国家有难,义不容辞。此次参加抗震救灾的工作,她隐瞒父母,生怕两老忧心,只告知弟弟我前往灾区参与救援工作。就这样我们洁春同志马上收拾行装,准备好手术室要用的物品,晚上8点踏上了到灾区的征途。
医疗队带了大量的救灾物品,飞机在0时5分起飞,到达成都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10分,经过短暂的休息,5月14日8:30分出发前往灾区——都江堰市,此时离地震发生的时间还不到48小时,我们的医疗队已经来到了灾区现场,这是多么的及时!前往灾区的路上交通严重阻塞,到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和运送救灾物资的车队,还有那些失去家园的灾民门所搭的帐篷。到达紫萍铺水库的外围,已经是下午2点多,由于前往映秀镇的道路不通,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示医疗队派2/3的队员坐冲锋舟往映秀,其他的队员就地救治伤员,此时的洁春是多么的想跟随大部队进入映秀,参与第一线的救治工作,上级领导指示一部分队员留守,最后洁春和留守的23位队员,开展了紧张而高效的救治工作。天灾无情,人间更显大爱。他们牢记着温家宝总理说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紫坪铺的工作是繁忙而无序的,灾难刚刚开始,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当天晚上,他们在整夜余震不断的大坝上度过了不眠之夜。第二天他们一大早就开始了搬运救灾,在大坝上扎营建立医疗点,此时陆陆续续地不断有受灾群众从山里走出来了,伤员也不断地从冲锋舟码头运送上来,他们的救援站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仅仅一天的时间,医疗队救治超过1000名伤员清创、缝合伤口、派发药品、安抚灾民。每个人都高速运转着,猛烈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手上,各种各样的车辆不断地往来,扬起的灰尘使人窒息。但无论怎么样的艰苦,洁春都全情投入紧张的工作,即使眼含热泪,心情难受,手却决不松懈。时间就是生命啊!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时刻倾听伤员们的心声,了解伤员病痛的心理,给予关心、关怀和温暖。
5月15日傍晚,医疗队接到新的任务,去都江堰市建立新的医疗站,克服舟车劳顿,忍住晕车呕吐的反应,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中。此时又接到上级的指示,四川省华西医院转出大量的伤员到成都市武侯区各医院,洁春又和梁小玲被分配去接送伤员,随时随救护车去转运分流各医院的伤员。连续三天,他们奔跑在成都的各个医院和机场接送伤员,还要每天巡视和安抚伤员,尽管工作非常紧张,劳动强度非常大,他们一心想着胡总书记温暖和激动人心的话“生命高于一切!”。
每天医疗队马不停蹄的接送和处理伤员,洁春既是担架组主力,有时是志愿者,有时是后勤联络员,有时是护士,什么事都做,什么事都得做。看到都是些截肢、瘫痪、大面积软组织坏死、严重骨折、上下肢严重肿胀的病人,更震撼的,几乎每一个伤员的脸上,都流露出对对灾难的恐惧,表情迷茫而无助。尽管洁春是一名手术室护士,算是见过场面的人,但那惨烈的场面洁春的眼泪一直都在眼眶中强忍着。因为,每个伤员、每个受灾群众、甚至于整个国家都需要安慰;因为,许许多多的事情还等着洁春去做。洁春想,所有这些伤员都是一直战斗在前线的英雄们从废墟中用生命的代价救援出来,用军队的飞机运送过来的,这种对生命最崇高的尊重,对灾区最博大的爱,一个个从洁春手中转送的病人,就是前线所有救援人员最厚重的情意,她绝对不可以忽视他们那份对生命尊重。洁春想,我要用我的最大的努力去延续他们的情意,正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洁春对所有病人给予了自己所能够给的最大的细心和关爱。
5月17日陈洁春给我们发回来的信息说:万众一心,很让人感动。我们在成都武侯区现正逐步被安排到当地医院。刚从记者发来消息,映秀的队员们今天仍未撤离,他们的医疗物品和食物都还缺乏。紫坪铺通往映秀的陆路已打通!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可爱的陈洁春同志还不忘自己的承诺,照顾好一同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其他同志,对他们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医疗队的同志男队员全部去了地震最严重的映秀镇,洁春经常惦记着他们,大难当前,医疗队队员如同手足,大家互相鼓舞、互相支持。正是有洁春这样的热心人,医疗队员上下倍感温暖,这份友爱之情实属难能可贵经历过这次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作为一个广东医疗救灾队队员,洁春参与了整个所在的队伍的救灾过程,这样的经历是难忘的,是她的荣幸,也将会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走进这样灾难、死亡、伤残;关怀、温暖、情意、撼人心魄的故事、博大无私的爱······
在成都市的日日夜夜,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难忘:在成都市的日日夜夜,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难忘:坐出租车不要钱;在大街上看见那些志愿者的车,只要他们有空,绝对不问理由毫无顾虑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小商店的老板,看见我们特殊标志的衣服,一定会送上一瓶冰凉的矿泉水;在余震不断的日子里,酒店的保安一旦发现出现地震,逐个逐个门全敲,他们自己却走在最后、、、、、、。正是那么一点点、一滴滴,汇成了一道气吞山河博大无私的长虹,共同抗击特大地震带来的灾难,我无需问那些地震伤员以后的打算,也无需问他们将来的家在何处,但我相信他们能够在生与死之间挺过来,他们将来同样有勇气有能力面对一切的困难!
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工作期间,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能够在灾区一线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是洁春的荣幸,这是多么高尚的事,和许许多多战斗在一线的救援人员一样。虽然经常有七级余震,晚上只能到楼下搭帐篷或是集中一间房睡觉。
在灾区的二十几个日日夜夜,在无数次的余震中持续工作着,他们都无数次和死亡擦身而过,尽管他们已经很疲惫,尽管他们渴望宁静,尽管他们经历过太多刻骨铭心的事情,但洁春始终无悔参加这次救援工作。
参加工作十年来,陈洁春同志热爱护理专业,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怀着最赤诚的爱心去面对患者。把满腔的青春热血和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护理事业,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爱并快乐着。无论何时,她都是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奉献爱心,写就大爱的人生。
手术室的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特别是要做器官移植的手术,一台手术下来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多个小时,付出的体力和精力比常人多得多,可她从不叫苦叫累。各种勤勤恳恳,做事干脆利落,动作麻利,合作性特别好,业务水平高,台上台下把握恰到好处,是一位出色的手术室护士。手术室的重要任务,护士长首先会叫她参加,而她从不推辞,任劳任怨。
手术室的同事对她的评价是:阿春的工作真是没得说的,公认的棒,工作认真负责,关心集体,护士长非常放心;她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积极向上,声音响亮,爽快,跟我们打成一片;特别是年青的护士们,更是怀念当年自己作为学生被阿春老师带教的一点一滴,总是对学生的提问循循善诱,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志,每当同事中有需要,她都十分愿意帮忙,毫无怨言。
为什么陈洁春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呢?陈洁春同志生长在一个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和睦家庭,父母给她树立了吃苦耐劳的榜样,从小教育她诚实、自强、自立,有爱心。就立志中学毕业以后,为了实现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她报考了护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实习阶段,在MICU的加强实习让她对危重症监护有了深刻的认识,可见此时此刻她对护理专业的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种经历对她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岁就参加了工作,在手术室工作将近十个年头,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心系患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业余时间都用在进修学习上。完成了在职的业余大专和本科的学历教育。成为一位出色的带教老师,多次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的称号。她为自己能够从事有可能奉献健康与生命的职业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