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羊城名医大搜索之内外学科专家
肝癌患者定期体检 手术要给复发治疗留余地
陈规划
(肝脏移植专家)
所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他的专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器官移植科主任,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肝移植事业的发展,是肝脏移植领域国家规范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对肝脏移植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监测、并发症处理及术后中长期护理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方案与标准,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起到开拓作用。主持完成肝脏移植手术1000余例,是国内多个肝脏移植术式的首创者,也是国内完成肝脏移植手术例数最多的手术者之一。
他的故事:
一位来自潮州的阿伯刚拿到核磁共振的报告,右肝S7段有一个32m m的小肝癌,他慕名找到陈规划。陈把他的核磁共振片反复看了许久,这位71岁的阿伯以为陈规划教授会安排他住院做手术,谁知陈规划请超声科主任给他做超声造影,综合检查,列出了四种解决方案。
考虑到患者年龄及病史因素,陈规划首选超声热消融方案,因为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确,也为可能复发后的治疗留有余地。为了确认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反复征求超声科意见,得到明确的答复,确认了治疗方法后,他才放心地为这位阿伯办理住院手续。这是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式。
他的忠告:
1.肝病患者应坚持定期体检。
2 .有病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疗,不要轻信街头广告。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生之道:
无论是吃还是运动,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养成良好的适合自己身体状态的生活习惯。
出诊时间:
每周星期二上午特诊门诊
只有医患和谐,才能守护生命
王深明
(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
所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他的专长:
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等。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等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乳腺癌、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诊断。
他的故事:
一位患者身患罕见疾病,下腔静脉平滑肌瘤,多次误诊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致使肿瘤长到了右心房入口,不手术只有死路一条。有人介绍他来到看王深明的门诊。王院长组织全院最优秀的团队制定手术方案,顺利摘除一条36cm的肿瘤。把这个已经放弃生命希望的人从死亡线上夺回来,给了这位患者新的生命。
作为一名全国知名医院的院长、外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一周七天,他的日程安排总是满满的,但不管事务有多繁忙,他每周二下午的教授门诊时间总是雷打不动,每天上午坚持查房,甚至每周都会腾出时间安排一定的手术时间。有病人跟他说:“王教授,我看你早上来,中午来,晚上吃完饭还过来,你不用休息的吗?”他回答说:“那是我们的职责,病人的情况应该经常观察,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尽快康复,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尽可能避免意外发生。”
他的忠告:
医患和睦,生命守护。
养生之道:
心态平和,饮食均衡,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出诊时间:
周二下午
患糖尿病的人应积极验尿
余学清
(肾内科专家)
所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他的专长: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肾内科首席专家,卫生部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擅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治疗
他的故事:
每天早上,余学清都会准时到病房查房,了解患者治疗和恢复的情况。肾内科的病房不同于其他病房,没有让人觉得一丝的冰冷。相反,病房的每个大门,包括医生办公室的门上都贴着火红的对联和装饰物,显得十分喜庆。他对自己病人生活环境的仔细还不止如此,连垃圾都要求用袋子套住、盖子盖好,不能有任何味道。
有一位湖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前期治疗效果还不错,但是他听闻一个偏方,用中药敷手可以治疗肾病,于是他每天都去敷,最终不仅导致整个手都烂掉了,还得了急性肾衰竭,经过医院几天几夜的抢救,终于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余教授认为,治疗效果是可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来达到的,其前提是尽量避免副作用。有时即便是通过“心理暗示”或者使用“安慰剂”,也能治疗好20%-30%的人。但是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而言,唯一做的就是延缓疾病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的诊治流程。“通过有效的治疗,治好或者延缓患者的病情,尽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让病人能够更多地融入社会,这就是疾病治疗的理想目标。”余学清如是说。
他的忠告:
不能等到出现了症状,才来关注肾脏;尤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病人,更应积极验尿。
养生之道:
积极向上,知足者常乐。
出诊时间:
周二下午
克罗恩病 目前尚无根治药物
陈旻湖
(消化内科专家)
所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他的专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胃肠道疾病及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及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他的故事:
19岁的王玲是一位高三学生,不幸罹患上了克罗恩病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按常规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势必影响到高考。陈旻湖决定通过保守治疗尽量缓解狭窄肠段的水肿程度,减轻肠梗阻症状,高考之后再进行外科手术。在陈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王玲顺利参加高考,并在入学前进行了手术。
近年来已有不少患克罗恩病的中学生通过陈旻湖团队的细心诊治顺利考上大学,也有不少适龄已婚炎症性肠病女患者通过该团队选择安全有效治疗措施顺利怀孕,生下健康宝宝。陈旻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挂号费用是50元,但是他的患者只需挂8元的普通专家号。
他的忠告:
由于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诊断有难度,目前尚无根治药物,为此首次诊断尤为重要,这对制定今后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与医生要有良好沟通与相互信任,制定合适的个体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可维持相对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养生之道:
坚持运动是很重要的,再忙我也一直坚持每周的网球运动。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采写:南都记者曾文琼 实习生黄蔚淳 蒲思伊 通讯员 李绍斌 李文敏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G/html/2013-04/01/content_1832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