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大讲堂通知——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听说体检中查出"结节性甲状腺肿",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得了甲状腺肿瘤”,以为要开刀切除。其实,这是对甲状腺疾病的误解。 甲状腺疾病包括内科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炎症等,以及外科治疗的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等。 以甲状腺结节为例,它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结节在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可以高达20%~76%,约有10%的结节在体检中能被摸到。查出甲状腺结节没必要恐慌,因为它超过九成为良性,只有4%到6.5%属于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切除。如何科学认识甲状腺疾病?如何防范过度治疗?请关注由广州日报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的“名医大讲堂”大型公益科普讲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7月23日星期三下午3:00—4:30
地点:门诊大楼十七楼学术厅
主讲专家:
王深明教授,中山一院院长、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首席专家
副主讲专家:
李晓曦教授,中山一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
嘉宾:
李婉芬 广州日报社总编辑
主持人:广州日报社负责
活动流程 | |
时间 | 环节 |
3:00—3:05 |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 |
3:05—3:20 | 王深明院长主讲《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3:20—3:35 | 王深明院长与患者互动环节 |
3:35—4:15 | 李晓曦主任主讲《外科医生视野中的甲状腺疾病》 |
4:15—4:30 | 李晓曦主任与患者互动环节 |
【专家简介】
主讲专家:王深明
王深明,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和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脉管联盟中国静脉学会会长,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副主席,美国血管外科学会荣誉会员,国际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脉管学会委员,亚洲血管外科学会理事,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委员,任《中华普通外科文献》和《中国血管外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及多个核心期刊副总编辑、常务编委。《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编委。
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对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颈动脉闭塞或狭窄、下肢动脉急慢性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瓣膜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瘘、各类血管瘤、先天性静脉畸形等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乳腺癌、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SCI收录50篇,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主编、主译专著9部,参编专著30部,参编或主编2007年全国统编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获教育部奖、中华医学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多项和发明专利四项。
副主讲专家:李晓曦
李晓曦,1982年中山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美国Georgetown大学博士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广东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外科理论与实践》、《国际外科学杂志》、《岭南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甲状腺和乳腺外科的医、教、研工作,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颈动脉闭塞或狭窄、下肢动脉急慢性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瓣膜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瘘、各类血管瘤、先天性静脉畸形等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乳腺癌、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承担教育部、广东省科委的科研课题,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参与编写多部学术专著,在Am J Physiol, Asian Cardiovasc Thorac Ann,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